一、什么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?
答:1998年,国家统计局将工业统计范围划分为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两部分。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”,2011年开始至今,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单位。
二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中小企业有什么不同?
答:1.两者概念不同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一个统计术语,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。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,人员规模、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,包括中型企业、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。
2.依据法律不同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依据的是《中国统计法》,中小企业依据的是《中国中小企业促进法》。
3.制定部门不同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由统计部门负责。中型企业、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划分标准由国w院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管理的部门会同国w院有关部门负责制定。
4.依据标准不同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统计学中以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作为标准。中小企业则根据《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》(工信部联企业〔2011〕300号)规定,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、营业收入、资产总额等指标,结合行业特点制定。
5.两者之间也有联系。规上工业企业既有特大型企业、大型企业,也有中型企业、小型企业。小型企业则不一定是规上工业企业。
三、统计上大中小微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是什么?
答:根据企业从业人员、营业收入等指标,具体如下:
行业名称 | 指标 名称 | 计量 单位 | 大型 | 中型 | 小型 | 微型 |
工业 | 从业人员(X) 营业收入(Y) | 人 万元 | X≥1000 Y≥40000 | 300≤X<1000 2000≤Y<40000 | 20≤X<300 300≤Y<2000 | X<20 Y<300 |
说明:1.大型、中型和小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,否则下划一档;微型企业只须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。2.工业包括采矿业,制造业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。